明明是产自德化的陶瓷,通过物流转运到景德镇后,加个有“景德镇”或者“景德”字样的落款,就堂而皇之地以景德镇产的陶瓷卖出……
明明是通过仿古工艺生产的现代陶瓷,却在直播间被人以古瓷出售……
明明不是知名陶瓷大师制作的陶瓷,却被冠以大师瓷在网络上售卖……
(资料图片)
毋庸讳言的是,这些存在于景德镇市线下陶瓷市场和线上网络陶瓷市场领域的侵权仿冒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不仅在抹黑千年瓷都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也不利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建设。
2023年4月13日,在景德镇市正式启用“景德镇制”区域品牌形象新标识不久后,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安部门,向这些陶瓷领域的侵权仿冒、欺骗消费者的实体和网络销售商家“亮剑”,通过持续的专项整治行动,为景德镇陶瓷产业健康发展护航,助推景德镇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瓷都。
侵权仿冒行为让千年瓷都金字招牌蒙尘受损
近年来,景德镇陶瓷市场上存在外地瓷假冒本地瓷、劣质瓷冒充优质瓷、虚假宣传仿冒大师制瓷等现象。直接带来的恶果是,消费者对景德镇瓷产生误解,千年瓷都的美誉因为一些唯利是图商家的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而受损。
2022年11月8日,景德镇市对外发布了“景德镇制”区域品牌形象标识及“景德镇制”区域品牌系列标准,建设“景德镇制”区域品牌、搭建“标准体系”,体现了景德镇对区域品牌重塑与保护的巨大决心,既是对景德镇瓯绣制瓷技艺的传承,也是对千年金字招牌的保护。
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领导表示,该局将聚焦陶瓷行业质量提升、品牌使用和保护等工作,细化分解区域品牌重塑和保护工作任务,加大“景德镇制”区域品牌的保护力度,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者维权渠道,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创建良好的陶瓷市场环境。
向侵权仿冒者“亮剑” 重塑“景德镇制”区域品牌
近期以来,结合职责所在,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安部门,组织各区(园区)执法人员,聚焦陶瓷产品侵权仿冒现象,全方位开展陶瓷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正式向存在商标侵权、假冒专利、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的不法商家“亮剑”。
4月12日,由景德镇市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和公安部门联合组成的5个专项行动小组,对陶瓷生产集中地、商品交易集散地、仓库物流场所等重点区域进行检查。
“当天的行动中,我们在对4个大型德化茶具批发商与德化物流专线突击检查中,发现大量陶瓷茶具底款上印有‘景德镇制、景德瓷艺’等标识,但实际上,这些陶瓷均为德化陶瓷企业从外地购进,然后假冒景德镇瓷销售给消费者。”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执法稽查局局长许志彬告诉记者,执法人员当场依法查封了涉案陶瓷茶具4916盒、陶瓷单杯322个、依法扣押了陶瓷茶具250盒。陶瓷单杯3008个。
14日晚至15日凌晨,联合执法小组根据网络陶瓷直播企业的工作时间特点, 对该市珠山、昌江、昌南新区的网络陶瓷直播企业进行了重点整治。
执法人员介绍,不少直播人员在直播过程中涉嫌对其经营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存在把明明不是陶瓷大师制作的陶瓷作品,以大师瓷的名义销售,虚构生产企业等现象。
“我们从这些直播企业内查处了印有‘景德镇艺术瓷厂美研室 一九六三’等底款的陶瓷产品212件,印有‘中南海怀仁堂’等瓷盘153箱,印有‘王锡良’‘张松茂’等标注字样陶瓷作品近800件。”执法人员说。
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执法稽查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对假冒伪劣陶瓷产品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同时,还会注重向经营者进行‘景德镇制’陶瓷产品相关法律的宣传,引导教育他们规范使用‘景德镇’商标,推动市场经营者知法守法,共同营造良好的陶瓷产业发展环境。在创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工作中,景德镇正在致力成为一个‘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化瓷都,构建一个陶瓷知识产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陶瓷生产企业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陶瓷企业主有序文明经营的良好产业发展环境,显得尤为必要。”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余文斌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朱晓晖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3 华夏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